失控的網路言論自由?論網路黑特的起源

Barry Ho
Jun 3, 2021

--

說起網路上的黑特(hate),你會想到什麼?單獨躲在鍵盤後面的網路酸民?形形色色以黑特為宗旨的網路社群?還是因長期受不了網路黑特而選擇自我了結的社會事件?在這人手一機的世代,人人皆可以透過網路不受拘束地表達想法。但這本意為歌頌言論自由的平臺,黑特卻如野火燎原般四處散布,已是不可忽視的負面社會現象。黑特受害者常被發現有低自尊(low self-esteem)、睡眠障礙、焦慮等身心困擾。甚至,原先在鍵盤上的黑特,還會演變成外在攻擊行為。例如,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統計就發現,近年愈來愈多從網路黑特衍生的仇恨犯罪(hate crime)事件;研究也顯示因網路霸凌造成的青少年自殺事件也逐年攀升。到底黑特是什麼現象?人們黑特背後的動機又為何呢?現今黑特為何會如此昌盛?

何謂網路黑特(online hate)?

廣泛地說,即不論目的為何,透過網路以各種形式傳達意圖造成他人傷害或是讓接收者感到傷害的言論。但其實到目前為止,學理上也還沒有辦法精確地去定義網路黑特。從各大網路社群平臺對黑特言論的規範可以端倪出,這些科技巨擘也只能從經驗中學習如何描繪出黑特,以制止甚至刪除這些帶有攻擊性的言論。畢竟「評論」跟「黑特」只有一線之隔,如果從評論「一件事的某些特性」,轉移到評論「一個人的某些特質」,評論很容易就會變成黑特。

例如,Google、Facebook、Twitter皆設法詳盡列出哪些人的特質是黑特的「保護禁地」。除了常見的種族、宗教、性別等人身特質,Google、Facebook還有鑑於國際社會動向,特別列舉出「移民身分(immigration status)」。由此可知,黑特的定義會隨著不同的時空背景而變動,同樣的論述在過往聽者可能覺得無謂,但到了某個時空背景下會變成聽者耳中的刺。由於此不確定性,各大網路社群平臺在針對黑特言論的規範條款後面,都索性聲明脈絡(context)才是判斷一個言論是否足夠成為黑特的重要根據。

由以上可知,網路黑特其實是個非常廣泛且複雜的現象。行動方可以是個人(零星酸民)或是團體(臉書社團)為單位,接收方也可以是個人(某位明星)或是團體(某個政黨)為單位。黑特目的可以有千奇百種,例如散播或灌輸惡意消息、建立社群形象、反擊外在指控、博取關注等。這不禁讓人疑問,到底在這眾多目的背後,人們在網路上黑特的動機與心理機制為何?回答此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探討這個行為背後最原始的問題:「人們使用網路的動機為何?」

黑特的動機

「使用與滿足理論(uses-and-gratification theory)」提供了簡單直白的解釋:人們使用網路即為了滿足自身某種需求。早在20年前研究即發現,擁有較高生活滿意度、在社交生活上感到自在且有穩定經濟能力的人,通常只會把網路當成找尋資料資訊工具;相反地,擁有較低生活滿意度、面對面社交感到不自在、對人際關係感到較不滿意的人,反而會把網路當成與人溝通的社交工具。因此,在網路使用者身上很容易發現,他們會藉由特別展現自己某方面的人格特質,盡力地在「線上」重新塑造、甚至創造與現實生活不同的角色形象,,藉此尋找新的人際關係、參與不同網路社群,以突破「離線」生活的囹圄。從網路使用動機的相關研究可以總結出,人們使用網路的動機即為「設法獲取現實生活中無法獲得或滿足的東西」。如果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社交生活無法滿足時,就會設法在網上獲得社交認同。

但這看似無害的網路社交,怎麼跟黑特有關係呢?這不是要被鄉民說歧視邊緣人嗎?其實重點不是社交的問題,而是在網路的社交過程中,人們常會用「刻板印象(stereoptyping)」去思考,以及為了融入團體而「去個體化(deindividuation)」進而做出違反常理的行為。

惡化的刻板印象

人對自我概念(self-identity)的發展會從與不同人事物的互動經驗中不斷演化,過程中會逐漸把自我歸類(self-categorization)到某些團體,也就是所謂的「內團體(ingroup)」(例如:我是亞洲人),並開始與不屬於自己的團體劃出界線,也就是所謂的「外團體(outgroup)」(例如:我不是美洲人),這就是刻板印象開始刻劃自我與他人的時候。

而當人們面對尚未完全了解的人事物時,很容易用腦中既有的觀念印象(prototypes)去解釋眼前的不確定性;甚至當未知產生恐懼時,恐懼還會促使個人用過度簡化的印象解釋前因後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很常在網路上看到人們會用自己「內團體」的既有共通行為、團體規範去強壓在「外團體」的人身上,小至不同運動團體之間粉絲的爭吵,大致不同種族膚色之間的戰爭,都很容易看到此現象。

失去自我的開始

當人們開始對不同團體產生認同時,很容易做出為了與團體特性及規範一致的行為,漸漸地失去自我主張。當對自我行為的監控(self-awareness)開始降低時,人們就會覺得行為要負的責任會被所有團體成員給分擔掉(我做的行為都是代表這個團體),甚至如果加上網路的匿名性,很容易就會覺得一切的行為都是免責,進而開始肆無忌憚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論壇或是新聞下面的匿名評論區很容易黑特遍布。

總結以上兩點,人們之所以會在網路上發言,其實都是設法將自我的某一部分呈現給期望的聽眾看(self-presentation),希望所言得到回應。但是當讓刻板印象凌駕於理性思考,甚至為了迎合團體成員時,帶有攻擊性的言論很容易就從口中說出。

但黑特為何會愈來愈猖狂?

不過仇恨言論從古至今都有,為什麼在現今網路上會讓人覺得變本加厲。除了網路的方便性及匿名性之外,還有一個重大的原因:閱聽人的教育缺乏。目前教育體制並沒有教導人們如何理解及對應黑特,但黑特的存在就是因為有相當數量的「忠實觀眾」。研究就發現,大部分的人之所以會去觀看黑特言論都是為了滿足自身的娛樂性。當人們在網路上看到黑特言論時,一般也都是採置之不理的態度,大多認為這個是言論自由的表現,甚至覺得都是玩笑無傷大雅。

黑特觀賞者可能覺得只是純觀看,自己並不像黑特者(hater)在攻擊人。但是研究卻顯示,當人們愈常觀看黑特言論時,人們不僅會對黑特言論愈習以為常(desensitization),甚至會逐漸被潛移默化,開始對黑特的受害者產生偏見(prejudice)。無形之中,觀賞者也就慢慢惡化成他人眼中的黑特者。

我們該如何應對黑特?

其實截至目前都還沒有一個很好的方法處理網路黑特。無論是強制性地透過科技演算法、法律規定去斬斷黑特,或是柔性地運用同理心回應(counter speech)仇恨言論,研究都發現是徒勞無功。研究甚至發現黑特團體(hate group)有如化學分子,當被平台強制性關閉時,黑特團體會暫時分裂成許多小分子遍布各地,最終仍會聚集起來。

自古希臘以來,言論自由就是基本人權,然而這之間如何權衡一直是人類的課題。因此在了解黑特為何物,其動機為何與為何會四處散佈之後,在這網路世代如何教育人們了解、面對以及處理黑特,又是一大挑戰。

如果您覺得有趣,歡迎把滑鼠移到「拍手」的地方,拍個「愛的鼓勵」給我並轉發給您的朋友 (可以多拍幾下手喔)!
若您覺得哪裡有問題有待商榷,也歡迎按個「拍手」並在下面回覆您的疑問,大家一起來討論!

--

--

Barry Ho

一位科技心理人,因高度近視進而珍惜上天給予人類的觀察力。樂於研究人是如何看東西,寒窗中不知不覺三分之一的人生年華皆與心理學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