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探討為何評審所選的「新身分證」跟大眾所選的不一樣?

從心理學討論人如何審美,為何美感會因人而異

Barry Ho
10 min readJun 13, 2018

最近「新身分證」的議題鬧得沸沸揚揚,獲得最高票的作品沒獲得評審的青睞,而評審選出的作品所獲得網友的票數卻寥寥可數,許多人對「美感」產生質疑:

「究竟是評審曲高和寡?還是大眾的美感有待討論?」

撇開政治議題不談,身為一位研究美感心理學(Aesthetic Psychology)研究生,想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談談人們的美感。

新身分證議題鬧出了許多新聞。

作家 盛浩偉 針對此議題在個人Facebook上談到一句話:

網友比較可能先是單點式的(甚至少數有心人才會認真瀏覽全部作品),但評審卻先是全面式地接收

此話闡述了當今大部分人的困境: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為了注意各種資訊導致注意力被分散掉,全心全意專注在一件事物上的機會變少。因此在回答為何評審以及大眾美感會不同之前,先回答一個問題:

「在這快節奏的時代,大量資訊的出現而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這導致人們的審美觀是愈來愈膚淺?還是對美的素養愈來愈增進?」

對美的素養是愈來愈增進嗎?

當今對人們對「美」的要求愈來愈高。以廣告為例,如果一個廣告外觀不夠吸引人,還沒進入消費者的大腦前只會被其他廣告資訊給淹沒。從對職業需求也可以發現,傳統的美編已逐漸式微,充斥著是要懂使用者想法的美學設計 ─ UI/UX設計師。

如此之多的廣告,要有足夠的美觀吸引力才可以獲得消費者的注目。Photo by Cris Tagupa on Unsplash

審美觀是愈來愈膚淺嗎?

但也因現在社會資訊量排山倒海而來,人對事物的美醜喜好幾乎只靠看一眼就決定,鮮少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欣賞。以知名約會應用程式 Tinder為例,系統會秀出建議約會對象的照片,用戶可以在看過一眼後快速的向左滑掉表示對此人沒興趣,或向右滑代表有興趣。如果正好你是Tinder的用戶,你能確定手指在滑動的同時,有在好好欣賞這些人的照片嗎?

Tinder在螢幕上秀出系統建議的約會對象照片,向左滑掉表示沒興趣,向右滑代表有興趣。

不過這種快速審美也並非隨意。研究證實,人在第一次看到網頁的短短50毫秒之內,就已經對網頁外觀產生美醜的印象,就算觀看時間拉長,印象評分也不會改變多少 (Lindgaard, Fernandes, Dudek & Brown, 2006)。此現象不僅止於觀看使用者介面,人對第一次見到的陌生人也是如此( Willis & Todorov, 2006)

快速審美也並非只有單純審美,甚至會影響到後續的決策。例如人們覺得一網頁的外觀吸引力愈高,且只用看的還尚未操作,人也會覺得這網站愈容易使用,對其的信任程度也愈高 (Lindgaard, Dudek, Sen, Sumegi, & Noonan, 2011)。有鑑於這種網路的第一印象重要性,有學者根據網頁的「色彩豐富度」以及「視覺複雜度」做預測模型,藉由演算法成功預測人們對網站的審美偏好(Reinecke et al., 2013)

說到這裡,不禁唏噓人的美感真膚淺。俗話常說不要以貌取人,英文的諺語也說不要從外觀評斷一本書的好壞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但我們卻都只憑一眼就評斷事物的美醜、只憑一眼就做決策。甚至我們的審美還可以簡單到被電腦藉由「色彩豐富度」以及「視覺複雜度」去預測。

人們的審美真有這麼簡單嗎?

心理學上如何看人們的「審美」?

什麼樣的事物會讓人覺得美,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審美流暢理論(Aesthetic fluency)」( Reber, Schwarz & Winkielman, 2004 )。這理論非常簡單!直白! 當觀賞者欣賞一事物時,如果大腦愈能順暢地解讀,觀賞者愈會覺得美。因此,「美」是來自於大腦的認知處理歷程,當認知處理愈順暢時,觀賞者會感到愉悅進而感受到「美」。後人也研究發現,當圖形愈複雜、結構愈不對稱,讓大腦處理愈不順暢,人會覺得圖形愈不美,反之亦然( Jacobsen, Schubotz, Höfel & Cramon, 2006)。在真實生活中也可以發現人們對對稱結構的著迷,就是因為大腦處理起來輕鬆順暢,如此才美。

欣賞對稱的景象,人皆會覺得美。Photo by Julian Yu on Unsplash

此理論的精隨在於融合了對美的「客觀」與「主觀」:物品本身的特性會影響處理歷程順暢與否,例如對稱性;人的過去知識經驗也會影響對物品解讀的處理歷程,因此才會有著「情人眼裡出西施」,不同人有著不同的美感。

當然,人的美感並非如「流暢理論」這麼簡單!

之後,有許多學者做了研究及討論,發現「審美流暢理論」並不能完美解釋人的審美。例如依照「審美流暢理論」,人看到新事物時並不會感受到美,因為缺乏過去經驗,認知處理需要較長時間。但研究發現並非如此,人在欣賞新物品時也會感到美,且愈典型常見的事物也並不一定會覺得美( Blijlevens, Carbon, Mugge & Schoormans, 2012)。生活中也可以發現人們對新物品感受到美的例子,2007年Steve Jobs展示第一代iPhone時,iPhone的設計在當時並非手機的典型,人們卻望著iphone讚嘆它的美。相反的,人會看膩常見的事物,你會看著一塊常見的橡皮擦,然後欣賞著橡皮擦的美嗎?

初代iPhone的問世時,人們對此從未看過的手機讚嘆它的美。Photo by Kim Støvring

因此後來有學者提出「審美流暢理論」的改版 :「愉悅─興致的審美模型(Pleasure-Interest Model of Aesthetic Liking, PIA Model)」 ( Graf, & Landwehr, 2015),此理論認為人在觀賞物品前會有所預期(我要來投新身分證的票囉),而在觀賞時勢必會遇到與預期不符的情形(喔!這個身分證設計跟我想像的不一樣),也就是大腦在處理看到的訊息時有了不流暢感(disfluency),此不流暢感會經過兩階段的審美處理。

● 第一階段:主要是受到物體本身的整體特性所影響,人們看到物體的第一眼時,大腦會自動地處理產生不流暢的訊息。此時的處理可能產生愉悅感(哇有我喜歡的粉紅色)或厭惡感(畫面怎麼會有噁心的蟲),這都是受到作品本身特性所影響。

●第二階段:當人們想要更進一步想賞物品時,就會進入第二階段。此階段主要受到觀賞者的動機以及背景知識所影響。如果人們能動腦順利解開謎題時,會因此產生興致;如果人們就算動腦也搞不懂所看到的東西是何物時,就會因此產生困惑

我們來做個小實驗,請你點下面的網址,一起來觀賞下面網址的圖片。

是不是讓你產生了興致呢?乍看之下是個白雪公主(第一階段審美),但白雪公主好像有哪裡不一樣(不流暢感),仔細一看就發現原來還有福爾摩斯(第二階段的審美產生興致)。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從頭到尾與預期相符,大腦完全流暢地處理看到的訊息,人就會因此感到無聊

因此,人們的審美並非能讓大腦處理愈流暢愈好,而是要有適當的難度,讓大腦有適當的不流暢感。後來的學者也發現物品存有適當的解讀難度,的確會讓人覺得比較美( Nicholas & Bever, 2016)

這時我們可以來回答人們的審美是不是很膚淺的問題了!

前面提到人們有著看似膚淺的快速審美,只憑第一印象就做了決策。不過如果按照剛介紹的「愉悅─興致的審美模型」,就可發現人的確會看一眼就自動地對物品本身的特性評論美醜。就算觀看時間拉長,但觀賞者本身沒有動機想要更了解看到的事物時,對其的審美印象也不會改變,因為此時的審美只停留在第一階段。但是如果你願意花心思去欣賞(例如我想真實了解這件作品、這個人),說不定就會發現作品(或人)「美」的地方。

總而言之,不是大眾的美學素養膚淺,只是沒有花心思靜下心來好好欣賞而已。因此的確有可能有些網友的投票是受於時間緊迫或其他因素,只憑第一印象去投票,沒有讓自己進入第二階段仔細去欣賞每件作品。

說完了心理學上對人審美的看法,可以怎麼解讀「新身分證」評審與大眾美感上的不同呢?

剛剛提到的審美模型,有一點很重要:

人的背景知識會影響審美。

因此,評審與大眾選出來的作品不一樣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了。研究也的確發現,「受過美術訓練的專家」與「沒受過美術訓練的一般人」會因為背景知識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審美觀:

生手覺得抽象畫比較不美,覺得看得到具體事物的具象藝術比較美;反觀專家不僅覺得具象畫美,抽象畫也會覺得美。

研究甚至還發現,「觀賞作品時的生理反應」與「觀賞者對作品『美』的評分」無關,反而是「背景知識」與「『美』的評分」呈現正相關(Van Paasschen, Bacci & Melcher, 2015)

這時我們來看獲得評審青睞的「新身分證」,請各位想像自己是評審,進入審美第二階段來好好欣賞。此時可以發現,設計獎的新身分證背景有許多「抽象線條」,完全與上述提到的研究一致:專家覺得抽象畫美而生手覺得抽象畫不美。這時你是不是能理解評審為什麼會喜歡這件作品,而大眾比較無感了嗎?

設計獎的新身分證,可以發現背景有些許抽象圖案。photo by Identity Redesign

再來我們來看網友票選第一的「新身分證」,可以發現背景有非常具象的圖案─山脈。這時你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何此件作品相較於設計獎的作品,比較會受到大眾的青睞了呢?

人氣獎的新身分證,可以發現背景有著具象圖案。photo by Identity Redesign

綜合上述,從心理學的角度可以發現,人的審美是有不同階段,而且會受到背景知識所影響的。因此評審或是大眾審美觀彼此有所不同都是正常的,並沒有誰好誰壞的問題,不會有人故意選一件自己覺得不美的作品。這時,您是不是對這次的事件有了不同角度的理解了呢?

如果您覺得有道理,歡迎把滑鼠移到「拍手」的地方,拍個「愛的鼓勵」給我並轉發給您的朋友 (可以多拍幾下手喔)!
若您覺得哪裡有問題有待商榷,也歡迎按個「拍手」並在下面回覆您的疑問,大家一起來討論!

--

--

Barry Ho

一位科技心理人,因高度近視進而珍惜上天給予人類的觀察力。樂於研究人是如何看東西,寒窗中不知不覺三分之一的人生年華皆與心理學共處。